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国家司法考试上班族备考策略

http://sifa.eol.cn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16-06-01    

  上班族备战司法考试的经验谈。成千上万的朋友在2016年选择了司考之路,其中不乏上班族的身影。作为半路出家的上班一族,我得以一次通过司法考试确属不易,其间不少难以诉说的苦衷,想必也是正在备考的许多朋友的难言之隐。下面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几点心得,望能对大家2016年司法考试的备考有所裨益。

  一、合理分配及利用时间

  对没有大块时间学习的上班一族而言,合理分配及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显然是重中之重。司考因为考的科目比较多,对工作的人来说复习起来可能时间会很紧迫,但是,只要制定好一个复习计划,利用好晚上的时间,还是可以保持每天学习5个小时以上。个人感觉司法考试老师所说的800小时还是很靠谱的!因此,最好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然后照着计划坚定的执行。例如这个月规定自己看完民商法,下个月看完刑法与行政法,到复习的后期,有条件的话,最好请假一个月去复习,因为最后的一个月很重要,需要时间去做模拟题,去记忆一些必要的内容。我的司法考试的顺利过关,还得力于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记得在备考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临睡前都会看一看,醒来之后,再看一看,不知不觉中,脑海里形成了司法考试各个学科的体系,真正让我学到了“精髓”。

  二、保持好的体力

  工作的人一般事情比较多,应酬和诱惑也多,因此,定力很重要。由于白天工作忙,人会比较累,精神也会疲惫,晚上看书就没有效率,因此保持好的体力也很重要。在司法考试备考过程中,很多朋友会遇到这样的境况,看书时总是不能专心,一会想这个,一会做那个,就是紧张不起来,效率极低。虽然有学习计划,自己也知道就自己的法律基础而言,时间并不是很充足了,但就是看书的时候总是看不进去,因为觉得考试的日子还很遥远,所以,无法让自己进入紧张的状态。

  建议有这种体验的朋友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司考,然后,把考不过的后果一项项用笔列出来,看到无法过关的坏处之后,相信你的心理就会有压力,从而迫使自己紧张起来。如果你是全职学习,可以暂时放开紧张的计划,先随意的浏览一下教材,挑自己喜欢的科目看,不要强迫自己要看多少。因为复习的时间太长的话,人会容易心里疲劳,这是复习的大忌,与其持久战导致疲劳,倒不如集中最后的三四个月时间孤注一掷,这样效果还更好。的老师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何来高分的通过?”

  三、要有定力

  想当初备考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我便经常被书本外的事情吸引过去,无法专心备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尽量克制住,但也会留出一点空间去做其他事情。例如我很喜欢看电视,除非不看,一看就刹不住车,特别是晚上10点之后放的电视,让我恨的直咬牙,呵呵!如果我克制住不去看,结果一定是电视节目的钟点前后,我精神无法集中。针对这种情况,经过我和男朋友多次谈判,他允许我每天中午看一个小时,晚上看两个小时,周末任我看,复习的后期他见我看书很辛苦,还特别恩准我与他一起看电影。不过,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报了的实验班,有诸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多了不少定力,令我受益匪浅!很重要的一点是,的视频课件,都是高清课件,从而使复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其他诱惑造成无法如期完成复习任务的情况,我一般采取的办法是为计划留出很多空间,以便跟上实际的变化。当然,大家可不要老是给自己找借口,恣意妄为!毕竟考试是自己的事情!

  朋友们,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尝过了苦涩,才更能体味甘甜!努力吧!祝大家2016年司法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