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6司考冲刺:民事诉讼法练习答案及解析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2006-09-13    

点击进入〉〉06司考冲刺考点强化练习:民事诉讼法篇

 

民事诉讼法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是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它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2、答案:B

  分析:根据我国《破产法》及其有关规定,请求债务人给付的经济纠纷案中,尚未审结且另有连带责任人的,应中止诉讼。若尚未审结且另无连带债务人的,应终结诉讼。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责任约定的性质不明确的,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本案中,由于乙丙未明确约定,则丙对乙的债务应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因而应当中止诉讼。故答案为B。

  3、答案:D

  分析:根据《民诉法》第191条,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另外,《民诉意见》第221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规定,债务人在法定期间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无须审查异议是否有理由,应当直接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债务人对债务本身没有异议,只是提出缺乏清偿能力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债务人的口头异议无效。 因此,选项D正确。

  4、答案:C

  分析:根据《民诉法》第198条,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因此选项C正确。

  5、答案:D

  分析:《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法人,一般不得采取查封、冻结的保全措施,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14条规定,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民诉意见》第10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到期应得的收益,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限制其支取,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民诉意见》第105条规定,债务人的财产不能满足保全请求,但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债权人的申请裁定该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该第三人要求偿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财物或价款,所以,选项D中的陈述是不正确的。

  6、答案:D

  分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因此,选项D正确。

  7、答案: A

  分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民诉意见》第12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选项B、C可以排除;《民诉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因此,选项D可以排除。本题答案应是A。

  8、答案:D

  分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8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9、答案:D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27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第27条规定的就是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条件,因此,选项A.C的表述正确;根据《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6条,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因此,选项B正确;根据《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也就是说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采纳,并非完全不可采纳,因此,选项D的表述错误,是本题应选选项。

  10、答案:D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因此,选项A的表述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人民法院应当在调解前告知当事人主持调解人员和书记员姓名以及是否申请回避等有关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因此,选项B的表述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 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因此,选项C的表述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因此,选项D的表述不正确,是本题应选选项。

  11、答案:D

  分析:《民诉意见》第131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当事人不需交纳诉讼费用;第137条规定: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的再审案件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当事人不需交纳诉讼费用,因此,选项A.B.C错误。根据《民诉意见》第132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89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每件交纳申请费100元。督促程序因债务人异议而终结的,申请费由申请人负担;债务人未提出异议的,申请费由债务人负担,因此,选项D正确。

  12、答案:D

  分析:《民诉法》第1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第1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因此,选项A错误。 

  根据《民诉法》第185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不包括调解书,所以选项C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

  13、答案:C

  分析:根据《民诉意见》第255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制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所以选项C正确。

  14、答案:A

  分析:根据《民诉意见》第193条,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因此,选项B、C 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中止或者终结诉讼适用裁定,所以选项D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15、答案:A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6条,原告起诉后,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双方当事人、证人,因此,选项A正确;根据《民诉意见》第173条,人民法庭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必须加盖基层人民法院印章,不得用人民法庭的印章代替基层人民法院的印章,所以选项B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3条,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所以,选项C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得延长,所以选项D错误。

  16、答案:B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2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因此,选项B正确。

  17、答案:B

  分析:根据《仲裁法》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因此,选项B正确;根据《仲裁法》第3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因此,选项C错误;根据《仲裁法》第77条,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不适用《仲裁法》,因此,选项A.D 错误。

  18、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申请撤销裁决的审理期限。《仲裁法》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

  19、答案:D

  分析:《民诉法》第111条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而被告起诉的,不受该规定的限制。所以A项中,法院应当受理,D项情况下,法院不应当受理。B项中张辉和陈晨虽无诉讼行为能力但有诉讼权利能力并且是适格当事人,法院应予受理。但是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所以C项应当受理。

  20、答案:B

  分析:民诉意见第39条规定,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更换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讼,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有效。

  21、答案:A

  分析:追加当事人通常出现在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场合,是法院对私人间诉讼的干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做出了规定。A项中的保证为连带责任保证,根据民诉意见第53条规定,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合同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所以A项正确。B项中甲和丙的房屋分割问题只有在解决了甲和乙之间的财产分割问题后才能解决,但乙不是本案的第三人也不是本案的共同诉讼人,所以B项错误。C项中学生与公司之间的纠纷与社团无关,不能列为共同被告,所以C项错误。民诉意见第45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用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所以D项错误,不能追加甲为共同被告。

  22、答案:D

  分析:协议管辖不能违背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本题中双方当事人虽然有管辖协议,但违反了法律规定,所以管辖协议无效。本案的标的物房屋属于不动产,所以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3、答案:D

  分析:该案系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依据民诉法第23条规定,该种情况,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4、答案:A

  分析:民诉法第47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25、答案:B

  分析:见《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

  26、答案:ACD

  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范围,人民法院均有权审理,调解不成或调解达成协议后反悔,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以受理。

  27、答案:ACD

  分析:支持起诉原则是为了在当事人不敢或不便起诉时保护当事人的诉权。管辖中原告就被告是为了方便法院审理,但被告就原告的主要目的则是在被告住所不明或分散的情况下方便当事人起诉。在我国,由基层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不仅有利于协调法院的工作量,而且便于当事人诉讼。而B项中关于审判制度的规定,并不直接体现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目的。

  28、答案:BD

  分析:民诉法第12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婚姻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属于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法院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29、答案:ABCD

  分析:A项中甲虽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B项中合伙组织已经领取营业执照,根据民诉意见第40条,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而不必以全体合伙人为共同诉讼人。CD项涉及适格当事人的判断问题。非实体权利义务主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C项中乙是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根据《民通意见》第33条,可以作为原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D项中乙是遗产管理人,依法也可以作为原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