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网  2009-02-19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定甲出生于1992年10月15日(仅限本题),因其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其疏于管教,

  致使其从小就养成了偷盗恶习。在2003年11月25日,甲曾钻进一问商店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两千余元;2007年8月10日,又曾在另一家商店盗窃价值人民币一千余元的财物;2008年10月15日晚,甲和几个同学一起过生日时,又趁旁边桌子一男子喝醉之机,将男子放在桌上的皮包拿走,窃得手机一部,价值两千余元,现金一千余元。对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盗窃罪,对他的这三次偷盗行为都追究刑事责任

  B.构成盗窃罪,只追究其第二次、第三次的偷盗行为的刑事责任

  c.构成盗窃罪,只追究其第三次偷盗行为的刑事责任

  D.不构成犯罪

  2.假定甲和丁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素来积怨很深,便产生了除掉丁的念头,虽然知道戊正跟丁一块跑车,仍将丁的车的刹车装置弄坏,导致丁在开车时因刹不住车而掉下山崖,车毁人亡,戊也因此丧命,则甲对丁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对戊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B.间接故意直接故意

  C.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

  3.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而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4.假定甲有外遇,为达到和第三者结婚的目的,准备杀妻,已将毒药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发觉饭有异味而将饭倒掉,幸免于难,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5.假设甲将“小姐”乙某从歌厅诱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带领甲到乙某居住处,洗劫财物。另将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银行开门营业时,挟持乙某到银行取出存款方才罢休。则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

  D.抢劫罪和绑架罪择一重罪处罚

  6.假设甲等5人以抓卖淫嫖娼为名强行从一私人小旅馆抓了4名旅客,然后将四人押到一废弃的小庙内。随后甲等5人对四人进行殴打,逼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嫖客。四人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嫖客,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四人与家属联系交纳赎金,才能将他们放走。旅客乙与家人联系,由家人帮忙凑好5000元赎金,马上送来。当甲某等人收取乙的朋友送来的赎金,欲将乙放走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甲某等人: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敲诈勒索罪

  D.构成绑架罪和寻衅滋事罪

  7.乙在机场排队办登机牌,将行李车放在一边。乙排到柜台时距自己的行李车约有20米远。甲被乙的行李车绊了一下险些摔倒,便高声问这车行李是谁的。见无人应答,以为是他人遗忘,就将车推走,将乙的行李据为己有。则甲的行为构成下列何种犯罪?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8.国家工作人员甲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某单位经理请求甲为其单位提供该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并给予甲一张价值2万元的购物卡,作为报酬。甲利用业务时间,在本职工作之外为该单位提供了咨询服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

  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

  9.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价值2万元的购物卡,被甲拒绝了。事后该经理将此购物卡送给了甲的妻子,甲后来知道妻子收受了购物卡,未作表示。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

  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有动机,后有目的

  B.动机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何在,目的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是什么

  c.动机不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目的一般以危害结果为内容

  D.同一性质的犯罪,目的可能多种多样,但动机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罪,动机可能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

  2.假定甲想杀死仇人乙,在乘乙不备向乙头上猛击一棍后,见乙一动不动躺在地上,以为乙已经死亡,便挖了一个坑将乙埋了,结果乙因为窒息死亡,则甲的行为属于:

  A.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D.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

  3.假定甲有一次和邻居胡某发生争吵,争吵中胡某忽然照甲胸前打了一拳,当其准备再次出手时,甲慌乱中掏出身上的水果刀向胡某胸前扎去,正好扎中胡某心脏,造成胡某死亡,则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甲的行为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对甲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下列选项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徐偷拿了爷爷的手表,在二手市场以1500元的价格售出,事发时,该钱款已经被小徐挥霍一空+,对小徐可以不按犯罪处理

  B.中学生小刘(15周岁)在学校附近,拦截放学回家的低年级同学,使用军用皮带鞭打,强迫低年级学生交出少量财物。对于小刘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C.中学生小明(男,14周岁)在与小花(女,13周岁)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生了性关系,小花的家人得知此事遂到公安局报案,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小明强奸幼女的刑事责任。对于小明,不认为是犯罪

  D.某公司职员甲某因为对领导不满,于是某天给“110”打电话,谎称其已经在该公司所在大楼多处安装了炸药,并且详细描述了炸药安放所在位置和炸药的爆炸威力。c其后警方紧急出动全部警力,疏散大楼人群,对全楼进行排查。对于甲某的行为,因为没有造成实际的危险,所以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5.甲、乙两人预谋杀害丙。甲、乙将毒药投入丙的酒中。丙将酒喝了后,安然无恙。后得知毒药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甲、乙二人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A.手段不能犯的未遂

  B.能犯的未遂

  c.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D.犯罪未遂

  6.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致丁轻微伤),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钱包内装有金额为5万元的存单。三人立即去银行取款,但三人取款途中,丁通过电话向银行挂失,三人未能取得任何款项,却被公安机关抓获。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抢劫(未遂)与金融凭证诈骗罪

  B.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

  c.抢劫(既遂)罪

  D.抢劫(未遂)罪

  7.下列有关共同犯罪行为人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有:

  A.甲和乙是夫妻,甲是丙的叔叔。丙的爸爸病重将死,甲为得到其兄的财产,与妻子合谋杀害丙。计划在丙的饭菜中放安眠药,当丙昏迷后再杀害丙。某日乙在丙的饭菜中放安

  眠药将丙昏倒后,乙遂叫甲去结束丙的生命,自己在外面为甲把风。当。甲进屋正要杀丙时,

  想起看着丙从小长大的情形,亲情油然而生,遂放弃杀丙并将丙送医院。该案中,甲构成故

  意杀人罪(中止),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甲乙丙丁是某地的无业游民,经常惹是生非。一日夜里,四人喝酒后打车回家,半路上四人心生邪念,企图打劫出租车司机,甲向乙丙丁使个眼色后,三人都心领神会。当甲按住出租车司机乙丙丁抢劫司机身上财物的时候,乙忽然害怕,按当地习惯半夜打劫会遭鬼敲门,于是恐惧下逃跑并且边跑边喊,甲丙丁看见乙逃跑,并且周围有巡逻的保安出现,甲丙丁无奈下放弃抢劫逃跑。该案中,甲乙丙丁是共同犯罪,甲丙丁构成抢劫罪(未遂),乙构成抢劫罪(中止)

  c.甲和乙共同计划强奸丙,当甲和乙到丙家的时候,甲发现丙是其老师的女儿,于是甲将乙强行拉走。甲和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甲构成强奸罪(中止),乙构成强奸罪(未遂)

  D.甲和乙事先无通谋,当到丙家行窃的时候,二者偶遇,由于以前就认识,甲乙决定合力实施该盗窃行为。但是当时甲身体不舒服,甲怕因此逃离时被发现遂离开。乙看见甲走了,害怕他出去告密于是也翻墙离开。该案中,甲和乙构成共同犯罪,甲是犯罪中止,乙是犯罪未遂

  8.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要求乙将拖欠甲的债务10万元马上偿还,乙拒不通知家里偿还债务,甲出于气愤对乙使用暴力,致使乙重伤。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

  9.假定甲犯诈骗罪,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在一审庭审期间才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成立自首

  B.甲的行为是坦白

  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对于甲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10.假定王某曾因犯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第七年又犯间谍罪,应被判处有期徒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不构成累犯

  B.王某构成一般累犯

  c.王某构成特殊累犯

  D.对于王某应当从重处罚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结束后,被发现其在考验期内犯盗窃罪,依法应当撤销甲某的假释,根据“先并后减”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乙某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执行原判刑期7年以后,可以假释

  c.丙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丙某可以假释

  D.丁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执行4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结束后,丁某被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犯有抢劫罪。因此,首先撤销丁某的假释,适用“先并后减”的原则

  12.关于缓刑的考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人民法院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c.考察期内,如果没有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则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D.考察期内,如果没有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则考验期满,原判刑罚视为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13.以下关于走私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走私罪中,只有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未直接设定死刑

  B.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C.武装掩护走私的,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名从重处罚

  D.在走私货物、物品的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名从重处罚

  14.以下关于强奸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假冒其丈夫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强行与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发生性关系,利用邪教组织的活动奸淫妇女,构成强奸罪

  B.妇女也可以构成强奸罪

  c.丈夫也可能成为以妻子为对象的强奸罪的主体

  D.行为人既实施了强奸妇女行为又实施了奸淫幼女行为,以强奸罪从重处罚

  15.以下行为不构成侵占罪的有:

  A.甲在公园散步时,捡到一块价值3000元的金表,被他人看到告知失主,失主去找其要求归还,其拒不归还

  B.乙在某银行取款时,发现他人暂时遗忘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10000元现金,便伺机装入自己的口袋,银行保安看到但以为信封是乙自己的,便没在意,但后来他人办完其他事后,发现忘记了信封,便去寻找,保安将乙抓获

  c.丙接受盗窃犯的委托,将其盗窃的价值5000元的财物窝藏,但后来拒绝把赃物归还盗窃犯

  D.丁欲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而将财物委托给王某转交,但王某却将该财物据为己有

  16.以下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有:

  A.甲给同村某村民写了匿名信:“给小弟帮个忙,借3000元,请务必在某年某月某日放在某某地。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小弟帮忙,尽管开口,例如,报复仇人等,收到钱后一定办到。”后者收到后因害怕而报警,甲在去取钱时被设伏的民警当场抓获

  B.乙与其同伙四人在某餐馆吃饭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碴子放在菜中,然后凶神恶煞地告诉服务员,被玻璃碴子划伤了嘴,要求赔偿1000元,并说不赔钱有你们好看的,餐馆老板害怕,就给了他们1000元了事

  c.丙与其朋友得知同厂职工张某通过赌博赢了一些钱,就找人把张某从家中叫出,要借点钱花,张某说没钱,丙打了张某一拳,其朋友踢了张某一脚,让张某去借,张某被逼无奈,去邻居家借了1000元给他们

  D.丁与其两个同伙冒充治安联防队员到某小区的棋牌室内“抓赌”,以报警法办为要挟,没收了正在搓麻赌博的赌资

  17.假设甲与公安特勤乙联系,欲购买2公斤共价值10万元的冰毒。甲携带10万元巨款与乙交易时,被当场抓获。则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属于贩卖毒品罪既遂,数量为2公斤冰毒

  B.属于贩卖毒品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不能犯未遂

  18.假设甲不是某事业单位负责人,而是该事业单位的财务部出纳,甲利用职务之便巧立名目,私自填写转账支票,先后多次将本单位公款90万元,打入某证券营业部其个人股票账户内,进行股票交易,两个月获利100万元,立即将90万元悄悄归还给单位。后甲听说审计部门发现该单位有财务问题,感到害怕于是主动向单位承认了用单位90万元炒股的事,并将炒股所得100万元也都交给了单位。则甲的行为构成:

  A.挪用资金罪

  B.挪用公款罪 

  C.挪用数额180万元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9.假设甲是某村委会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将该村土地征用费中的80万元单独存人某银行办事处。后甲伪造村委会证明,用该80万元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在某银行办事处办理个人质押贷款手续,质押贷款60万元,借给其弟乙进行经营活动,导致贷款无法归还。则甲的行为构成:司法考试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贷款诈骗罪  D.犯罪金额80万元

  20.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甲为某派出所的民警,在侦查一盗窃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是自己朋友的儿子,在去抓捕前,事先打电话告诉该朋友,让其儿子抓紧逃跑,致使该犯罪嫌疑人逃之天天。甲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

  B.乙为某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在审理一劳动仲裁案件时,收受他人贿赂,帮助他人伪造证据,作出有利于他人的仲裁裁决书。乙的行为构成枉法仲裁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c.丙为某刑警大队的民警,在侦查一刑事案件时,通过毁灭证据、妨害证人作证等手段,将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丙的行为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D.丁为某法院的刑庭法官,某次在当地看守所执行提审任务时,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和疏于监管,致使一被告人在提审时逃跑。该被告人逃跑又实施了新的犯罪。丁的行为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